|
 |
|
夏季戀歌/宛皖
2022-06-25
|
|
|
|
 |
宛皖
夏天是有它自己的戀歌的,這歌聲是蟬鳴。
也許,蟬的夏季戀歌是屬於這個燥熱的季節的,所以這戀歌才不夠悠揚婉轉。它此起彼伏地響起,顯得格外急躁而又充盈著煩惱。
雨後初晴,蟬鳴聲聲,像大自然突如其來的襲擊,在耳畔輪番轟炸。仿佛一下把夏天推入深淵,帶著天旋地轉的感受,讓午後被蟬鳴打擾的清夢變得遙不可及。
兒時的我非常頑皮。總是在烈日當頭的正午,一家人都在涼席上午睡時,偷偷溜下竹床,與小夥伴們嬉戲。
很少去水邊。因為那些池塘和水窪是父母嚴令禁止涉足的地方。於是,捕蟬成為一件童年最大的樂趣。
帶著長長的竹竿,拿面去粘知了,雖然烈日炎炎曬得人頭暈眼花,可孩子們總是對捕蟬這件事樂此不疲。
那時候,我覺得蟬是個大傻瓜,像那些玩捉迷藏的孩子——捉的人大聲問:“躲好了嗎?”藏的那個回答:“好了。”一樣的,蟬也是因為聲音暴露了自己。若它默不作聲,誰又能捕捉到它的行蹤?
後來才知道,那些會鳴叫的都是雄性,它們是以鳴叫的方式吸引雌性的。
通常我們認為,蟬的一生再長也不過一季。
它可能有些聒噪,喋喋不休地以自己的方式訴說情愛。但它的鳴叫聲如此急躁而缺乏美感,卻怨不得它——它若是像人一樣慢條斯理地談論愛情,怕是早就滅絕了。
所以,與人相比,對蟬來說,愛情更是奢侈的。
蟬的一生,沒多少傳奇色彩,甚至有些無奈與心酸。但在文人墨客的筆下,有時,蟬是脫俗的;有時,蟬是高雅的;有時,蟬又是自大的。
在虞世南筆下,它"居高聲自遠,非是藉秋風”,頗為不俗;在戴叔倫詩中,它“飲露身何潔,吟風韻更長”,身潔韻長。
蟬與禪同音,蟬的一生似乎也充滿了禪意。
事實上,蟬從卵變為幼蟲是要越過一年的時間的,而蟬的幼蟲需要在泥土裏成長3到7年一一有些甚至長達10年一一然後破土而出,金蟬脫殼,成為有翅膀的蟬。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。
一生認真做好一件事的蟬,還是很讓人感動的。
|
|
|
宛皖
|
|
|
|